小学语文教学随笔

时间:2024-09-14 10:44:11
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5篇

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,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?随笔是过去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,语言灵动,婉而多讽。那么,怎样才能写好随笔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随笔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

今天我们学习《雨点儿》一课的生字。其中“飘”和“问”两个字学生记得特别巧妙。我有兴趣记录下来,以便来年再教时借鉴。

当出示生字后,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,看谁想的办法好,谁的办法巧。经过小组讨论交流后,指名在班上交流。说起“飘”字时,有的用换偏旁的方法,把“漂”的三点水去掉,右边加上“风”字就念“飘”,老师表扬了他能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生字。接着,又有人说,老师,有风吹的时候,操场上的红旗就飘起来,所以,“飘”的右面是风。我又表扬了这个学生能根据“风”,来理解“飘”的意思。老师的表扬激发了学生的兴趣。纷纷说起了自己看到的“飘 ”的情景:风把我的裙子吹得飘起来了;秋天,风把黄叶吹得在空中飘;国庆节,教育局楼上的彩旗随风飘着……这个字的教学,不仅强化了换偏旁的识字方法,还使学生领悟到有些字从它的某一部分就可以知道字的意思,也就是形声字的`形旁表义这一知识。为以后形声字的学习打下基础。

当学“问”字时,学生的记法更是巧妙。有一个学生说:“每天上学,一进校门口,我就问老师好。所以门里一个口就念问。”还有一个孩子,说:“有一天在家里做作业,有一道题不会做,就去问邻居家的哥哥。到了哥哥家,我进门就开口问哥哥题怎么做,哥哥就告诉了我。”多好的孩子,他能把“门”、“口”、“问”三个字运用到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,甚至编一个根本没发生过的小故事巧妙地记忆字形。孩子的想象力远比我们丰富,可别低估了一年级的小孩子。

小学语文教学随笔2

本课的教学,也使我有了有趣的发现,突然发现班里的孩子的思维其实是很活跃的,尤其是在得到了大力的表扬和鼓励之后。

学习本文的第一自然段,依然让学生来读读课文,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。很多学生依照过去惯性的思维,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,根据句子自己提问自己回答,在大家回答几乎差不多的时候,一生依然跃跃欲试,为什么呢?请他回答时,使我惊喜不已,他说:“大家的问题我也读懂了,不过,我在想,达尔文到底是怎样才成为著名的科学家的呢?”是啊,更多的孩子的思维只能就事论事,不会超脱文字的表面来理解和感悟,而这孩子的思维则不然,他能在读懂中挖掘问题,我忍不住大力表扬了一番,并奖励了一颗闪亮的智慧星。因这样一个问题的提出,下面的课上得更加生动了,当学到第三自然段“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,反复观察比较,终于找到了答案。”时,另一位学生有来了一次点睛之笔:“达尔文找到了怎样的答案呢?”这正是下文的内容。于是,我改变的原来教案的设计,让学生赶紧往下读,看看答案是什么。然后又请学生分句读读达尔文找到的答案,并找出每一句中所写的昆虫类型,然后逐句使用多媒体出示,读读想想,把课文中“死”的句子在脑筋中变成“活”的动画片,再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出来,第一句似乎有一些困难,举手的只有两三个,但到第二句话的`时候,许多学生学会了思考和表达的方法,争先恐后的举手描述自己脑中的动画片,收效甚好。最后连下课铃响了都没有理会,教室里依然交流热烈。

这样的一篇课文,在其他班级上课的情况看来,学生学习起来比较累,但我在这节课上却有了意外(其实也是意料之中)的发现,学生一旦真正成立学习的主人,那么,即使有些看起来索然无味的课文,也能因为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变得精彩纷呈。

下面简单地记录下这一节课的过程:

一、读第一自然段,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?

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:达尔文究竟是怎样才成为了科学家的呢?

教师:让我们赶紧往下学习,看看达尔文是怎样成为科学家的?

二、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,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的基础上教室引导根据第二自然段质疑。

三、出示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,交流你读懂了什么?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自主质疑:达尔文究竟找到了什么答案呢?

学生自读,找到答案后交流并数数有几句话,然后看看三句话中介绍了哪些昆虫,用“~~”标出来,最后分别出示三句话,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脑中根据句子内容播放动画片,并介绍给大家,比一比谁的动画片最精彩。

四、读懂第四自然段,然后使用课件连接到有关达尔文的研究的网页,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,课后自己在网页上寻找自己疑问的答案,并利用集会等时间结合科学家故事的介绍进行交流。

小学语文教学随笔3

"教学做合一"是陶行知先生教学理论中的精彩一笔,陶先生认为"做"就是教学中的实践环节,只有采用"做"这样的实践环节才能让"教"与"学"合一。陶先生"教学做合一"的思想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重要的其指导意义。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指出:"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,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,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。"即要让学生在大量的、丰富多彩的"做"中,感悟、习得,逐渐掌握语文的规律。可以说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通过具体的"做",将教师"教"授语文知识技能的过程与学生在应用中"学"得新知、提高能力的过程整合为一种综合的教学活动。

首先,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语文活动,紧密结合语文教材的各种"做"的活动应当是语文综合活动的基本内容。其次,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语文活动,各学科与语文相关的"做"的活动都应该是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。再次,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语文综合活动,各种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"做"的活动,也应该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。下面谈一谈笔者以"做"为中心进行三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一些体会。

一、紧扣教材"做",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

三年级首次出现了"语文综合实践活动"这个全新的内容,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,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却是完全陌生的。再加上三年级的学生往往问题意识淡薄,他们还不太会主动引发问题进行思考。因此教师首先要紧扣教材,巧妙地设计和安排各种"做"的活动,缩短学生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距离,引发学生对于活动内容的高度关注,以此来落实语文综合实践活动。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的每一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名篇佳作,也是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的途径,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首先可以紧扣每一篇课文展开。

1、紧扣课文内容的表演活动陶行知先生指出,唤起了兴味,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体,所以"学"和"乐"是不可分离的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各学科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,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。根据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、模仿能力强、直觉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,我们经常性地安排一些紧扣课文内容的表演活动。如在《陶罐和铁罐》、 ……此处隐藏12807个字……激励,都有助于这些孩子的进步。同时,教师应多多关注孩子的课外读物,时常与孩子们交流阅读体会,拉近与学生的距离,让他们对语文产生更浓厚的兴趣。

总之,只要我们愿意走近儿童,走进孩子的世界,语文教学定会充满“童趣”的。

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4

刚跟《山中访友》过完招,接着便是更难上的《山雨》,这是散文家赵丽红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。

仔细阅读了课文,我发现这篇课文的特色之一便是大量的使用破折号和省略号,大约有六处之多。破折号和省略号的用法虽然常讲,但没有整理过,而且给我的感觉是边讲边忘,学生并没有掌握。

上这一课,我索性将破折号和省略号的用法打在屏幕上,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揣摩用法。用法出自《小学语文教师实用辞典》

省略号:1、引文省略;2、列举省略;3、话没有说完或语意未尽;4、语意含蓄让读者想象;5、表示声音的断续或延长。

破折号:表示语意的注释、转换、跃进、或语言的中断声音的延长。

大多数学生能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给标点符号选择正确的义项,但这一处略有争议:先是听见它的声音,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,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——

沙啦啦……沙啦啦……

这里的破折号的用法众说纷纭,我以为是跃进,但未敢贸然定论。

这是一篇略读课文,我觉得在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的基础上,重点处理以下三个句子就可以了:

1、象一曲无字的'歌谣,神奇的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,逐渐清晰起来,响亮起来,由远而近,由远而近……

2、雨声里,山中的每一块岩石,每一片树叶,每一丛绿草,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。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,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,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。

3、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,流进我的眼睛,流进我的心胸。

这三句话,勾勒出雨来的神奇,雨中的音韵美和色彩美,雨后清新的绿色,以及我对山雨的喜爱,大自然的赞美。且这三句话集中体现了课文的表达情感的手法:比喻,拟人,想象。抓住重点,问题便迎刃而解。

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5

朗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,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、最重要的基本训练。它是指书面语言转化为出声的口头语言的阅读,是发声阅读。教学法理论中对朗读有过这样的论述:文章的讲解是分析、朗读是综合;讲解是钻进文中,朗读是跃出纸外;讲解如同进行解剖,朗读却如同给作品以生命;讲解只能使人知道,朗读能使人感受。

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:“学习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,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。”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方法,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:当学生读得不符合要求时,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提一下“要注意读出感情”等要求后,让学生再读一次就过去了,长此以往,必将会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。因此,必须改变这种状况,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。

一、体会情感――把握朗读基调

要读好一篇文章,必须先深入阅读,理解其内容,体会其思想感情,才能在朗读时以声传情,准确地表情达意。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必须紧扣课文,从字词句入手,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,理清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,还要联系实际,阅读时才能把握朗读基调和语气。如《卖火柴的小女孩》这篇课文,通过描写一个小女孩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的事情,反映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罪恶,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们的同情。根据该文的内容及中心思想,朗读该文的基调就应该确定为低沉缓慢。朗读时又要根据每擦一根火柴小女孩内心的情感“悲――喜――绝望”的变化适当变换语气、速度和语音,这样才能生动地表现出文章的感情基调。

二、扮演角色――激发朗读兴趣

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,要经常组织学生听朗读,包括教师的范读和录音范带。小学生模仿力和记忆力是非常强的,在他们听的过程中,会在头脑里形成一个朗读的“模式”,从而更好地感受语言,积累语言材料,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,学会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,抒发自己的情感,使语言表达得到良好的'发展。所以,当学生听过示范朗读之后,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齐读、个别读、分组读、自由度、分角色朗读等各种朗读方式的尝试。

三、因材施读――设计朗读形式

朗读形式应根据不同性质的课文来设计。突破朗读难点,帮助学生加深对重点段落与词语的理解。为了突出重点,加强识记,对思想性较强的课文有关主要段落应加大力度齐读,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,体会作者写作意图。为了诱发灵感,活跃气氛,凝聚感情,对句意连贯,内在联系紧密的课文,可采用层层点拨设问,步步引读。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读懂、读通课文。使朗读训练落到实处,发挥出读的效果。

四、品味语言――训练朗读技巧

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,通过读,学生也同时获得了说话的样本和写作的范例。这些技巧都必须在品析词句段、体会感情中掌握。

(1)选择感情浓烈的句段。课文中某些句段,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某方面强烈的思想感情。比如《梅花》一文中“多少年过去了,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,就想到这不只是花,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”,这句话要求学生体悟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思国之情。

(2)选择含义深刻的句段。课文中部分句、段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,蕴含某方面的哲理,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思考、讨论,才能理解、领悟。如《“精彩极了”和“糟糕透了”》一文中“从我心底知道,精彩极了”“也好,糟糕透了”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――那就是爱。在爱的鼓舞下,我努力地向前驶去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句含义深刻的句子,感悟作者在两个极端的爱下努力向前驶去。

(3)选择描写精彩的句段。课文诸如运用了比喻、排比等手法,或者具有总起、过渡等作用的句段,都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方法的好素材。如朱自清先生的《匆匆》,这篇优美的散文,是一篇很好的朗读素材,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并珍惜时间的可贵,从现在做起,把握好今天,走向更美好的明天。

五、以听促读――提高阅读水平

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时,通过对语言、文字、句段的训练,培养学生听、说、读、写的能力,以听促读提高阅读水平。教师对教材中准确的词语、优美的句式、生动的片段,要多作范读,突出语言特点。坚持这样的练习,就能慢慢促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标准发音,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,增强语感,提高阅读水平。

如读《十里长街送总理》,教师用哀婉的语调描绘情境:“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,看到他矫健的身躯,慈祥的面庞。然而今天,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,越去越远,和我们永别了!”教师悲伤的语气,悲痛的表情,把文中人们送别总理的感人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,把无限悲痛和深切怀念的感情传导给学生,使学生入情入境,从而激发学生深深热爱和缅怀总理的思想感情。

总之,在朗读教学时,教师要放开学生手脚,让学生能自由自在地读书,这是为了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个自己的读书的方法。同时,也要随机应变,灵活运用多种朗读形式,活跃课堂气氛,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。

《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5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