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说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,认识的发生,包括人类认识的原始发生,已经具备了认识能力的人对某一具体对象的认识的发生,下面来分享为什么说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。
为什么说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1
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,而在于更好地去改造客体,更有效地指导实践。认识指导实践、为实践服务的过程,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。
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。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,就要坚持实践第的一观点,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,尊重实践,一切从实际出发。
尊重实践,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规律,有效地改造世界。只有尊重实践,才能有力克服主观主义,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、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。
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,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。首先,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,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,指导实践活动的进程;
其次,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,端正实践的方向;
再次,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,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。列宁说:“没有革命的理论,就没有革命的运动。”
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,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;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,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;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,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,强调二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。
毛泽东说,理论与实践的统一,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,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。
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:
第一,任何真理都包含有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的、符合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客观内容,这一点是绝对的、无条件的。
第二,真理所体现的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。认识每向前迈出一步,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接近,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、绝对的。
真理的相对性指的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条件之下,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`认识是相对的、有条件的,总是具有局限性,是不完全的。
这也有两方面的含义:
第一,从认识的广度来说,任何真理都是对无限发展的客观物质世界的一个阶段、一个局部的认识,都是有条件的、近似的。
第二,从认识的深度而言,任何真理都只能达到对事物的一定层次、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。
为什么说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2
需要谈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:
1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。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产生的;
2、实践是认识发展的的根本动力;
3、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。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,指导实践;
4、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;
5、认识能够反作用于实践。
总结:
1、实践决定认识,实践是认识的来源,是认识发展的动力,是认识的根本目的,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,积极参加社会实践;
2、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,科学的`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,错误的认识不利于实践的发展。按照毛的理论,实践是认识的来源,认识反过来只能是实践的产物。实践决定着认识,而认识的意义在于所谓“回到实践去”,认识的“正确”需要它来验证。这样他把实践和认识作为两种事物来看待,这两种事物一种决定另一种,后者又反作用于前者,二者之间的联系和互相作用简单的说就是这样。
如果认识是实践的产物,另一方面,实践就要产生认识。那么,对实践来说,认识是它在彼岸的必然结果,这样实践不是,也不可能是一个孤立、静止的物,而是一个过程、一种运动。它只有完成了这个过程才算做实践。
就像资本也不是一个静止的物,它必须有了增殖的过程,即在G-W-G`,或者广义的说在G-G`的过程中才算资本,不然它要么只是可能的资本,或者失去成为资本的资格。那认识作为实践的结果,它对于实践的意义在于,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,还要以认识为其存在的必要条件。
而在另一方面,认识只能是实践的一部分,说明了只有它的产生才能构成实践,这不仅仅在于它是实践的必然结果,还在于实践又本身必然是以人本身为主体,就不能不是人脑指导之下的产物,也就是认识的产物,人不可能没有在没有认识的情况下,即不经过脑的参与指导的情况下进行任何实践活动,这是人的生理结构所决定的。
这样产生了二者彼此互为条件,陷入了死循环的问题,这似乎是矛盾的。
但是,事实同样也是这样:实践本身在人脑的反映成为认识,之前把它们分开,不如说是为了研究它们二者关系的需要。在现实中,实践一经出现就必然意味着认识的出现,同样的道理,人的认识不通过实践就不可能产生,无非分成了直接和间接的实践而已。
对于人个体来说,实践不只是实践,还同样是认识。虽然实践的结束不代表认识已经结束,但是实践产生认识必然产生这一结论不会变,二者结束的时间不同步并不意味着实践不再是认识,就像现实中生产某种东西,生产劳动已经结束,可是产品还没有完成(例如酒),但这显然这不能说明酒不是劳动的结晶,就不再用劳动时间计算价值,这只不过意味着想要不中断生产,需要投入的资本更多而已。
为什么说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3
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
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,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,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。
首先,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,它是受意识支配的,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`指导。
其次,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,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,它一经形成,便能反作用于实践。
再次,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:
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、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,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;
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之前,确定符合自身需要以及客观实际的目标、方案、步骤和措施,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;(意识的目的性和计划性)
认识可以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,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;
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,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,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,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。
★★最后,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:
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,会使实践顺利进行,达到预期的效果;
二是当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,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,使实践失败。
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,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。